朱子建律师在线解答,虚假广告有哪些常见的形式和手段?
虚假广告常见的形式和手段多样,在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误导消费者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:
在商品功效方面,很多虚假广告会夸大产品的实际功效。比如一些减肥产品,宣称使用后无需控制饮食和运动,短时间内就能达到显著的减肥效果,甚至承诺一个月能减重几十斤,但实际上根本无法实现。还有某些保健品,宣传具有治疗各种疑难病症的功效,将普通的营养补充剂吹嘘成包治百病的神药,误导消费者认为其可以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。
虚假宣传产品成分也是常见手段。一些食品广告会声称含有某种珍贵的营养成分,但实际含量微乎其微甚至根本没有。例如某号称富含高浓度天然维生素 C 的果汁饮料,实际的维生素 C 含量远低于其宣传的标准,只是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而故意夸大成分含量。另外,一些化妆品广告宣称添加了稀有的植物精华等成分,但经检测可能只是添加了少量的相关提取物,或者根本没有添加。
在价格方面,虚假广告常常设置价格陷阱。比如一些商家在促销活动中,先抬高商品的原价,然后再进行大幅度的 “打折”,让消费者误以为自己捡到了便宜。实际上,即使经过所谓的打折,商品的价格仍然高于其正常的市场价格。还有的商家会打出 “全网最低价” 的旗号,但当消费者进行比较时会发现,其价格并非如宣传的那样具有优势。
虚假广告还会使用虚假的用户反馈和案例。一些商家会编造用户的好评、使用前后的对比照片或视频等,以增加产品的可信度。例如在美容产品广告中,展示一些所谓的用户使用前后的照片,声称使用产品后皮肤变得光滑细腻、皱纹消失等,但这些照片可能是经过 PS 处理或者根本就是虚构的用户案例。
此外,在广告中使用虚假的资质和认证也屡见不鲜。一些商家会宣称自己获得了某些权威机构的认证或奖项,但实际上这些认证和奖项可能是非法机构颁发的,或者根本就是商家自己编造的。比如某些培训机构宣称自己是 “国家级重点培训机构”,但经调查根本不存在这样的认证标准。
虚假广告在形式和手段上不断翻新,消费者需要保持警惕,增强辨别能力,以免被误导和欺骗。